贵州省人大代表杨凯:保护利用水族文化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
中新网贵阳1月17日电(刘美伶)17日,贵州省人大代表,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都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聚居全国过半数的水族人口,以水书为代表的水族民族文化,还比较完整的保留在这片水乡大地上。“利用好‘贵州省水书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契机,以神秘古老的水族民族文化为载体,用好水族民族文化的唯一性,实现三都旅游产业化的跃升有着重要意义。”
2022年11月26日,“贵州省水书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填补了贵州省在《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中的空白。
“‘贵州省水书文献’的成功入选,将水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展现给了世界。”杨凯说,三都县委县政府历年来非常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一次大进步。
民族文化在现阶段要转化为经济价值,就一定要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规律。杨凯说,“坚持系统化市场化原则,开发利用水族文化,积极引入市场主体,系统化研究,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把水族文化的精华集中展示给游客。同时,还将以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让广大游客在三都体验到最原生态的水族民族文化。”
中国水书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种仍然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之一,水书文献内容涉及水族、天文、历法、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水族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
“水族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只有把最正宗的水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下来,才能持续滋养三都这片水乡大地,才能支撑起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杨凯如是说。
目前,三都县拥有水书习俗、马尾绣、端节习俗等国家级非遗5项,水族卯节、水族豆浆染等省级非遗19项。(完)
河南鹿邑:“雁归经济”兴起就业创业潮****** 初冬时节,河南周口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施工队在为村内沟渠、道路、小游园等进行铺装硬化,特色肉牛养殖项目也已经进入牛舍建设阶段,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钢结构框架,为这座豫东乡村平添一抹现代工业气息。 “我们抢抓农闲休作的空档期,组织多批施工队,同步推进各项目进度,目前已初步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后双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峰指着村委会议室墙上挂着的一幅规划设计图说,“乡村振兴、共富后双”的发展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 李万峰是后双村人,此前一直在外地从事建筑装饰行业。2020年,太清宫镇发布“引才、育才、用才”三项举措,邀请有技术、会经营、懂市场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村助力乡村振兴。李万峰返乡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近年来,鹿邑县紧抓第二批国家级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探索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双创”典型模式和实践经验。 “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返乡9万余人,创办各类实体3.5万个,带动就业19.5万人,劳务输出大县变成了‘雁归经济’热土。”鹿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史凯歌介绍,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批实体经济项目落地落户鹿邑,吸引大量返乡人员家门口创业就业。如今的鹿邑县,成为八方客商创业的沃土,农民就业创业的乐园。(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永旺快投彩票平台地图 |